成果介绍:
针对我国城市近郊采煤塌陷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,采用理论创新、
实验研究、技术改革和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,历经十多年艰苦攻关,建立
了采空区长期稳定及活化失稳理论,提出了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并研发
了采空区稳定性智能评价系统,研发了采空区快速注浆系统、工艺及系列
装备,构建了高层、大跨度建(构)筑物抗变形技术体系,形成了集采空
区勘察与评价、采空区治理和抗变形技术于一体的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关
键理论与技术体系。
所属领域:
矿业工程、岩土工程、结构工程
技术创新点:
构建了采空区覆岩平衡结构力学模型,揭示了建筑荷载作用下采空区
覆岩结构形变演化规律及采空区失稳机理;建立了建筑荷载作用下采空区
顶板岩梁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,提出了采空区顶板岩梁结构突变失稳判据;
提出了基于采空区覆岩承载结构的注浆加固技术,研发了采空区快速注浆
系统、工艺及系列装备,实现了采空区快速、高效注浆。
应用场景:
采煤塌陷地治理
技术成熟度:
可以量产
市场前景分析:
我国煤矿城市
150
余座,煤炭资源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,形成
了大量的采煤塌陷地,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采煤塌陷地已达
200
余万公顷,
采煤塌陷地(尤其是城市近郊采煤塌陷地)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,随
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,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建构筑物修建在采煤塌陷地上,
市场应用前景广阔。
合作方式:
技术开发、
技术服务、
技术转让
目前应用状态:
研究成果在山东济南、济宁等多地进行了推广应用,建立了山东蓝海
领航电子商务产业园、山东银鹭食品有限公司等多个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
示范基地,成功将 2300 余亩采煤塌陷地转化为建设用地,新增经济效益 8.3
亿余元。
专家介绍:
1
、专家获得的奖励及荣誉称号:
陈绍杰,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,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、山东省
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,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是中国青年科
技奖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者;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
1
项(第三位)、
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
1
项(首位)、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
1
项(首位)
等省部级科技奖励
15
项。
2
、专家科研成果:
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、煤炭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
69
篇,
其中
SCI
、
EI
收录
42
篇(其中
ESI
高被引论文
4
篇),论文总他引
650
次;
出版论著
2
部;授权国家发明专利
36
项,其中
17
项转化应用。
团队介绍:
团队现有核心成员
13
人(其中教授
5
人、副教授
3
人,讲师
5
人),
团队紧紧围绕“开采沉陷控制与环境保护”这一方向,先后获得国家科技
进步二等奖
1
项、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
1
项、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
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
1
项,累计解放“三下”压煤
3
亿余吨,保护了
180
余条(座)铁路、桥梁、村庄等,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。